close

  5月11日5:48,山東省再生能源公司黃島生產加工點因暴雨積水導致擋土牆倒塌,壓倒職工居住板房,造成18人死亡,3人受傷。事故發生後,市委市政府及黃島區有關領導立即趕赴現場,組織人員搜救和傷員救治。目前,現場搜救工作基本結束,事故原因正在深入調查,各項善後工作有序進行。(5月11日中國廣播網)
  一場暴雨之後,青島市黃島區一工地擋土牆倒塌壓死簡板房裡居住的18名工人,這樣的慘痛結果,和當地市委領導事後的高度重視成為鮮明的對比。事故發生後,領導高度重視自不待言,已經成為各種事故後普適性的外宣口徑,生怕不重視領導就不稱職。但如此高度重視,“事後諸葛”意味濃厚,又緣何只在事後才“高度重視”?
  在大暴雨來臨之前,根據以往的經驗,相關地方往往會下發傳真、電話及災害預警,提醒相關單位做好防災減災及人員傷亡的預防工作。但是,傳真也好,電話通知也罷,都未能起到未雨綢繆、防微杜漸的作用,這樣的困境怎能不讓人痛心,這樣的模式必須要改變。
  與山東青島黃島擋土牆壓死工人有著些許類似的是,廣東曾經面臨著暴雨淹城的困境,此次暴雨也再次讓廣東遭遇暴雨之災。為什麼此類災害早前曾經發生過,事後仍然無動衷,至少在抗擊暴雨方面效果不佳。往往都是不出事,領導的重視只是體現在傳真上、電話里,事故災害發生後,才“高度重視,第一時間趕赴現場”。只能說,相關方面在應對災害方面,在對待自己的責任方面,心存僥幸,麻痹大意,好了傷疤忘了痛。
  對於青島市黃島區來說,其安全生產的教訓並不遙遠。2013年11月22日,黃島區沿海河路和齋堂島路交匯處發生了爆燃,事故造成62人遇難,造成沿海大面積污染,造成經濟損失7.5億,引起黨中央高度重視和國內外媒體的廣泛關註。時間剛過半年,安全之痛就被忘記的一干二凈,如此這般,怎能遠離“帶血的GDP”,怎能擔當得起安全生產的重任?
  有這樣的施政結果,是因為運動式施政的思維在作怪,是因為以制度辦事的模式沒有被徹底遵循。不發生事故時,只是口頭重視。出了事故,運動式一陣風治理,錶面上形勢一片大好,風平浪靜,實際上,安全隱患或仍暗流涌動,沒過多久又作故態。
  在一些新聞稿中常有這樣的表述,某某行業安全運行幾百天、二千多天,死亡率保持在多少多少等。如此云云,看似取得了不小成績,但危機與事故卻仍然會猝不及防地出現,造成重大人員傷亡與經濟損失,我想這與領導們的“高度重視”總是出現在事故發生後是分不開的。倘若要告別這種困境,只有強化責任問責,強化以制度辦事管人的模式,才能達到藥到病除的預期,否則,還會重覆周期的惡性循環,不安全隱患這顆“炸彈”仍然會時刻高懸在頭頂。
  文/張立  (原標題:領導們的高度重視為何總在風雨後�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h82vhewa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